欢迎您北京石篆居画廊!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美文欣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文欣赏 >> 浏览文章
当商与文遇上了反腐
浏览次数:235785次 更新时间:2015-01-05 17:22:00

 当商与文遇上了反腐

撰文:李文进

     其实“商”与“文”既是互补又是对立的关系,这就是世人常说的以商补文,以文养商的道理,这里最有讲究的是“补”与“养”的关系,似乎“文”自身是弱势群体,他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

    良好的物质条件必定是文化的孵化器,这个孵化器就是商业—市场经济。如果“文”离开了市场经济他一定不能生根发芽。比如像莫言等一批成功的文学家,他们的成功背后就是大经纪人和经纪人公司团队在运作和策划,才成就了像莫言这样成功的文学家,如果文人和艺术家离开了商业,他的小说写得再好、无论他的艺术境界有多高,所写的文稿和作品最终要变成一堆废纸。这就是“商业”的重要性;那么,“以文养商”重要吗?细心的人一定注意到“养”这个字了,文学并不是世人所说的那样“一无用处是书生”,相反,现代商业如果离开了“文化”的滋润,他简直就是连土豪都算不上,可以说,现代商业的灵魂就是文化,如果一家公司长期注重文化品牌的建设,如果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长期注重文化修养的积累,那么,他的企业在思想的碰撞和交锋下一定能产生激情的火花,从而更加惠及社会和全人类。最终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反之则不然。因此,以文补商、以商养文的关系一定是矛盾又统一的关系。

在以文补商、以商养文的商业运作模式下,各种企业和官方机构承办的笔会此起彼伏,在这样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涌现一批书画家和各类艺人,仅有一小部分书画家在这种运作模式下成为艺术的宠儿,大多数书画家的生存状态仍旧十分艰难,由于中国缺乏成熟的经纪人公司,整个文化艺术市场缺乏前瞻性,商人都是着眼于追求短期效益,要等到画家自己有了一定知名度才肯签约,而且绝对是商人赚大头,艺术家赚零头,这种零和游戏迫使艺术家与文人沦落为高级打工者的境地,有的无法忍受这种剥削就直接退出。这在中国十分普遍,继续玩的还算是幸运儿,如果没有类似公司介入,艺术家在市场大潮中即要艺术创作,又要自我包装和自荐,以求将手中的作品变成钱,不然。混迹于大都市的他们在文化市场中可谓商海沉浮,前途暗淡,有的全军覆没,有的要么低下高贵的头去画刻薄商人喜欢的商品画,要么甘当画奴帮商人复制名家作品。

在北京,一些画家几乎成了自产自销的一族,有的经济头脑好使的直接开办画廊,即经营自己的作品,也经营名家作品,他们本身大多数已经迷失了艺术的灵魂,创作已经没有底线,只要给钱就做,你看看艺术品市场充斥着低俗的商品画就知道,一些既是“商人”又是“艺术家”一族已经把中国书画市场的水搅混了,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纯洁。因此有人感叹,一个国家是否处于“盛世”的界定在于艺术市场的兴盛与否。遗憾的是,当下中国从来就没有真正的艺术品市场。

有朋友说,国家画院某某大师身兼五六家高院美术系教学,可为弟子三千,他的代理人机构收受着巨额学费,台上讲课的老师可能就是一个月露一会面,学员们像众星捧月似地围着转悠,最后混个某某画院某某画家工作室的结业证书回去光宗耀祖,从此便有资历在圈子里混混,美其名曰某某大师的弟子,似乎要贴上这样一个标签,你的作品才有人要。

一些名画家最先嗅到了诱人的商业暴利,在名家工作室盛行的时代,纷纷开班授课的同时又将自身树立在了象牙塔的高塔之巅,可谓财源滚滚来,创作如复印。商业化已经完全使艺术家在市场失控,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些名家工作室学习的画家们,套用一句当下流行语叫着“脑缠粉”。我见过一位画家,原来画商品画画了十几年,后来进某某工作室学习山水画,开始临摹“四王”作品,然而,也恰恰是他的导师撰文说“‘四王’在中国绘画史已经是末流”,画坛几乎人皆知晓其师画作境界相当的低下,这位画家一定坚持认为其师画的最好。人们完全不理解,他临摹多年的“四王”画作之后审美能力还如此低下,要知道,一位画家如果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对于其艺术生命的长进几乎无从谈起。难怪乎,在中国,画家只要有足够的知名度,再加上官方的背景,几乎就可以随便猎取众多“脑缠粉”为其买单。

正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史上最空前的反腐运动如果要文化反腐了,底层艺人日子将会更加不好过了,那些赚得盆满钵满的艺术家即便失去腐败官员的后台似乎也能具备足够的抗压能力,因为在腐败盛行的年代,这一批艺术家早已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了,可以说早已奔上小康了。似乎永远悲催的就是那些还在艺术市场挣扎的书画家还未脱贫就赶上这一场反腐风暴,对于他们来说可谓屋漏偏遭连夜雨,即当画家又当商人的艺人的他们面对这一场运动几乎是要宣布破产啦。谁来救救艺术市场的画家们?

    他们有的似乎仍在认为花上几十万元买一个书协美协会员证,有了金字招牌应该好混饭吃吧。原来,艺术市场的弄潮儿向来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吏养着的,现在,官员大多停办笔会,停止购买书画艺术品,市场似乎从来都是虚设的,那些画家所谓的多少万一平尺都是虚的,因为这些官员不敢要了,商人也就不敢送了,商人不敢送了,如果老百姓也买不起他们创作的奢饰品,画家就等着饿死了。过去虚高的价格总不能降价处理吧(在书画市场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艺术家身价只能涨不能落)。似乎艺术品从来就不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于是,在艺术市场,快要有一种树倒猢狲散的效应,就像中纪委王岐山所说的那样,反腐呈塌方式效应。

当“商”与“文”遇上了反腐,“商”与“文”是否要宣布“离婚”,尚不清楚,我似乎看到了一场梦境般的幻觉,看到了原本就畸形的艺术品市场这艘大船在遭遇反腐风暴后将摇摇欲坠;看到了原本由官商打造的艺术品帝国里的“泰坦尼克号”即将撞上冰山,再往后的影像就不敢看了。

文化艺术品市场已经到了冰冻期了。然而,在反腐倡廉的当下,游戏规则已变,世人都说中国最美的官都跑到美协、书协去了,这两个机构的官员还如何去运作?值得思考。书协、美协不同于饭店,饭店失去贵宾消费还可以“降星”走平民路线,至少可以有个喘息的余地。书协、美协会员热如果能够退烧,偌大两个机构会不会变成清水衙门?“反腐”如果能还原艺术市场本色,解除艺术界的腐败现象,救活艺术市场最好的办法就是解散书协、美协。艺术家们如果没有了靠山就只能倒逼他们将其价格回归合理路线,老老实实进行艺术创作,同时将那些原本就不适合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倒逼出艺术圈,这些还不是关键,最主要的就是要形成倒逼机制,迫使艺术回归个性创作,而不是打着统一的“美协”“书协”的标签,这种失去生命力的、千篇一律的所谓书画作品早就应该开刀问诊了。

     经过洗礼之后的艺术品市场应该要相信国人的艺术品购买力,相信在若干年后还是能培养出良好的艺术品市场的。

 

                                      201515号于 心堂


【首页】  【返回】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十一号二层1358号  电话:13161376350 QQ:1024613974 Email: jijuzhe1973@126.com
版权所有:北京市石篆居画廊有限公司 京ICP备 14019602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联系+V